脍炙人口
基本词义
脍炙人口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本意是指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都是人们喜欢的美食。这个成语比喻美好的事物,尤其是诗文等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受到众人的喜爱和传颂。具体来说,"脍"是指切成细丝或小块的肉,"炙"则是指烤熟的肉。在成语中,"脍炙"代表的是一种普遍受到欢迎和喜爱的食物,暗喻着美好事物的共通性和广泛吸引力。而"脍炙人口"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含义,尤其是指那些能够在人们之间广为流传,受到普遍赞誉和喜爱的文学作品。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如,一首诗、一篇文章,如果它们的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就能够像脍炙那样,让人人都感到喜爱,争相传颂,历久弥新。这样的作品就可以被称为是"脍炙人口"的。
此外,"脍炙人口"还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内广受好评和欢迎的人或事物,不仅限于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是某种思想、观点或风格等。总之,这个成语表达了一种普遍认同和高度评价的情感色彩。
出处
这个成语的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时期孟子的著作《孟子·尽心下》。原文是:“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在这个对话中,曾哲爱吃羊枣,而其儿子曾子则无法忍受食用羊枣。当被问到脍炙和羊枣哪个更美味时,孟子选择了“脍炙”。公孙丑接着问为何曾子吃脍炙却不吃羊枣,孟子解释说:“因为脍炙是众人所喜爱的,而羊枣却只是曾哲独自喜爱的。”通过这个故事,人们将"脍炙人口"引申为比喻美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延伸
在文人作品中,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中得到应用:“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这段描述充分体现了"脍炙人口"一词的意境,即一些优美的诗文被广大人民所称赞和传颂。
闻一多在其作品《歌与诗》中写道:“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这段文字中的"脍炙人口"用来形容人们对于《国风》与《小雅》这两部诗歌的喜爱。
例句
这家餐厅的招牌菜色香味俱全,深受食客们的喜爱,成为了一道脍炙人口的美食。
这部电影的主题曲非常动听,已经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有口碑载道、喜闻乐见、爱不释手和交口称誉等,这些词都表示被大众广泛接受和赞美的意思。而其反义词则是鲜为人知和平淡无味,这两个词表达的是事物不被人知晓或者不感兴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