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1103-1142),岳飞是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宋相州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他报效国家。从军之前,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不忘母训,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那就是岳家军。士兵们都严格遵守纪律,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也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
1126 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建立南宋。岳飞投奔宋军,因其勇敢善战,数次立下赫赫战功,升任秉义郎。
然而,在抗金战争的关键时刻,岳飞被秦桧等权臣陷害,被赐死。岳飞死后,南宋军队的战斗力大幅下降,金军多次南侵,给南宋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岳飞的故事传颂千古,他的一生充满了悲情和忠诚。他的精忠报国精神深受后人敬仰,成为中国民族英雄的典范。
文天祥(1236 年-1283 年),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抗元将领和民族英雄。他的故事充满了英勇、坚定和忠诚,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文天祥自幼聪明好学,成年后以才子著称。1274 年,元军大举南侵,文天祥应招入伍,担任赣州知州。他积极组织义军,对抗元军的侵略。1276 年,他被元军俘虏,不屈不挠地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在被俘的三年中,文天祥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气节。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1277 年,文天祥趁机逃脱,重新组织义军,继续对抗元军。1278 年,他在广东沿海地区建立了一块抗元基地,继续进行抵抗。然而,在元军的强大压力下,他的抗元事业最终失败。
1279 年,他被俘后押往北京,途中他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正气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在北京,他坚决不投降,最终于 1283 年被杀害,享年 47 岁。
文天祥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
张世杰(1190-1279)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是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抗元将领,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
早年,张世杰曾随吕文德征战四方,历任诸军都统制、知高邮军等职。在南宋末年形势危急的时刻,他升任保康军承宣使,带兵抵抗元军入侵,期间互有胜负。随后,他先后担任制置副使、保康军节度使、检校少保等重要职务。
公元 1276 年,元军逼近临安,张世杰建议转移皇帝、皇后、太后三宫进入海上,与文天祥合兵背城一战。然而,丞相陈宜中正派人向元军请和,张世杰不同意,报告太皇太后阻止。和议最终终止,张世杰领兵进入定海。
在抵抗元军的战斗中,张世杰多次表现出色。例如,在元军攻占襄阳后,他坚守郢州(今湖北钟祥),设防甚固,使元军攻城不克,只能绕道。然而,由于战局不利,张世杰最终在公元 1279 年离世。
张世杰死后,与陆秀夫、文天祥一样,被尊为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抗敌精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永远的佳话。
于谦(1398-1457)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1421 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土木堡之变:明朝正统年间,当时的英宗宠信的宦官王振权倾朝野。四处作威作福,收受贿赂。当时的地方官入京觐见皇帝时都要先带着贵重的礼物去拜会王振。只有于谦是个例外。每次于谦进京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就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听后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皇上因为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叮属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
因为他的名字叫黎民,象征着广大的劳苦人民百姓,特别提出这一点是为了说明于谦做事不是为了皇上,不是为了朋友而是为了黎民百姓,所以他收礼收的心安理得。诗意: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于谦结局悲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杀,于谦积极组织抗敌,捍卫北京,稳定了国家局势。但后来被奸臣所害,被冤枉叛国,最终处死。然而,他的功劳和英勇事迹至今仍为世人所传颂。
阎应元(1611-1644)生于明朝天启年间。他在崇祯年间曾任江阴典史,这是一个相当于今天正科级县公安局长的小官。然而,就在清军横扫中原大地,明朝半壁江山风雨飘摇的时刻,阎应元带领江阴城的九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武装到牙齿的清军精锐,孤城碧血八十一天,坚守不屈。
阎应元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抗清英雄的代表。他在清军重压之下,毫无惧色,坚定地拒绝了敌人的劝降。在他的领导下,江阴城内的百姓同仇敌忾,誓死抵抗。尽管最终江阴城陷落,阎应元英勇就义,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敬仰。
阎应元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他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抵抗外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精神。他的事迹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捍卫国家尊严。
这些人物都是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为国家、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展现出坚定的忠诚和勇敢的担当。他们的故事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激励着我们向他们学习,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自古以来,对英雄的定义没有统一说法,而时代变了,古人说的英雄同今天人说的英雄又有很多区别。英雄指品质优秀、武勇超群、无私忘我而令人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