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历史知识

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五千年不倒的房基,它为何被称为天下第一屋

阅读:(486)     2024-02-16 20:12:01

在黄河两岸,古代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向我们表明了黄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经过多年考察,专家们在黄河中下游发现大河村文化遗址,还出土了一座5000年不倒的房屋……究竟是什么样的房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大河村遗址位于河南郑州西南,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郑县村民在耕地时总能发现一些碎陶片,并且陶片上还有一些神秘的纹路和符号,于是文物部门的专家闻讯后就多次赶往现场考察,最终确定郑县附近是一处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史前遗迹,这在当时来说算是整个黄河流域发现的最大遗址。

专家们经过测量,三面墙高度约1-1.5米,厚约20厘米,围合的面积约50平方米,可以推测是古人的一间卧室。在其他的遗址中,专家们从未发现过有房屋墙壁能保存,因此对大河村遗址这三面墙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们为何能保持5000年屹立不倒,古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在进一步的研究后,考古专家们破解三面墙的奥秘,原来是木骨整塑,而木骨整塑是什么建筑方式呢?


考古专家们发现,三面墙虽然都是泥土糊上的,但是土质坚硬,有的地方还有大面积的火烤痕迹,因此可以推测古人用火将墙壁的泥土烤干使其硬化,就可以变得更加牢固。不过,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因为专家们还发现,在泥墙内部别有玄机,即每个墙角都有一根碗口粗的木桩,并且木桩也经过火烤碳化,直到现在都没有一点点腐烂的痕迹。然后,在木桩和木桩之间,古人还用木棍,竹条或者芦苇杆等搭在一起形成篱笆状的围栏,最后再将泥土糊在篱笆围栏上做成墙壁。



就这样,一面木骨泥墙就完成了,古人凭借这样的建造方式,才成就了这三面屹立了5000年不倒的墙壁,并且这种墙壁的建筑方式在整个大河村遗址中也仅发现这一处,因此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木骨整塑,在当时来看算是非常先进的建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单就墙壁来说也不能做到5000不倒,另外还有关键之处是地基的结构,也采用了独门秘方。

专家们还发现,这三面墙的地基也不同于其他的地基全是夯土,它里面还有沙质草的拌泥,也就是在泥土中加入了植物干草,这样在夯土的过程植物纤维就能增强泥土之间的黏性,使得整个地基变成一个坚实的整体,而不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因为一旦地基开裂,就让牵扯到墙壁发生倾斜或扭曲,久而久之墙壁受力不均匀,经过过风吹日晒就轰然倒塌。房屋全部建造完成,古人还会在屋内放一把火,将地基和墙壁全都烘烤一遍,使它们硬化成为一个整体,就变得坚不可摧。

这就是史前最杰出的房屋建筑,也是我国古代房屋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专家们将其誉为天下第一屋也完全实至名归,让我们今人对古人智慧也不得不赞叹。如今,这座房屋就保存在原址博物馆,如果您有机会也一定要一睹真容。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大拿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