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历史知识

绍兴十二年是公元多少年?

阅读:(950)     2024-02-18 09:39:22

公元1142年,南宋绍兴十二年腊月二十九,岳飞在临安城中的大理寺狱中被冤杀。随同他慷慨赴死的,还有他的爱子-人称“嬴官人”的岳云,以及岳家军第一猛将张宪。
在随后的几年里,岳家军中其他的猛将,诸如牛皋、徐庆、董先等,也纷纷被秦桧或毒死、或流放、或淹没了踪迹。


但这似乎并不重要了,因为从岳鹏举在临安牢狱中,慷慨赴死的那刻起,岳家军就不复存在了,便如早春临安城中的雪,在阳光的温润下冰消瓦解。同时随同他一起冰消瓦解的,还有一颗帝国的良心。

如今当我们再回望那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单纯地把岳飞悲惨结局的原因,归结于是他始终坚持“迎还二圣”的政治主张,触动了宋高宗赵构的根本利益,继而让赵构起了杀心。其实有这种观点,也无可厚非,因为从表层来看,岳飞主张“迎还二圣”的主张,的确会让赵构很尴尬,甚至是感到帝位不稳。

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结束后。赵构是奉命去金国议和的,只是中途被宗泽劝住了;后来金国发动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宋钦宗赵桓任命当时尚在宗泽处的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令他起兵勤王驰援汴京的。自始至终,他登基帝位都缺乏合法的理由,因此如果一旦宋钦宗回朝,赵构的帝位,自然会不稳固。但是这一切的推论,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赵桓能回来。但从当时宋金两方的实力对比来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影视剧中岳飞与秦桧

所以从严谨历史角度来看,那种主张因“迎还二圣、触怒赵构”的说法是有待商榷的。而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可以佐证“迎还二圣”的说法并不严谨:
首先,宋朝自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国以来,始终强调以孝立国,否则宋朝也不会频繁地出现,诸如“杜太后立金匮之盟”“刘娥辅政”“高滔滔废除新法”等后宫执政的情形。宋朝的后宫们之所以如此高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宋朝主张“以孝立国”,对后宫、对母系有着巨大的包容。

郾城大捷

“靖康之变”发生后,太上皇宋徽宗被金人掳走了,民间、庙堂喊口号,劝谏皇帝迎还君父,赵构至少表面上是认可的。否则他的臣民便会怀疑,他执掌宋朝江山的合理性。
其次,南宋立国初期,尤其在建炎年间,喊“迎还二圣”的绝不止岳飞一人。当时的主战派中,如张浚、韩世忠、宗泽都曾几次上书高宗,要求北伐迎还二圣。甚至连张俊、刘光世,那种遇见金军就跑的废物将领,都喊过“迎还二圣”的口号。
反倒是岳飞,自绍兴五年后,在与高宗来往的上奏中,他绝口不提“迎还二圣”,那为什么是绍兴五年以后呢?这就关系到第三个原因。

其三,公元1135年绍兴五年,宋徽宗死于金国“五国城”。身为戍边大将、行营左后护军宣抚使的岳飞,不可能不知道这样重要的信息,除非你认为古代没有间谍侦查系统。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何自绍兴五年,他绝口不提“迎还二圣”。甚至连对宋钦宗的称呼都改成了“天眷”。何为“天眷”?就是皇帝的亲戚,由此可见,岳飞已经明确认识到“迎还二圣”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没有必要再时时提及“迎还二圣”口号。
但岳飞终究还是被冤杀了,个人观点认为是,赵构想借岳飞之命来警告朝廷里的主战派,不要肆意喊战,不要轻启战端,更不要破坏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才换来的“美好生活”。

绍兴十年,岳飞最后一次北伐,被十二道金牌召回。

此外因为遭遇过“苗刘兵变”,那样生死危急时刻,赵构偏偏又对武将势力十分忌惮,害怕军队坐大。毕竟那次,苗傅、刘正彦逼着赵构不得不退位,还杀光了周身的宦官。
想要立威,想要杀鸡儆猴,想要一举遏制主战派的风头,就必须找个分量足够的人开刀,环顾周遭的南渡诸将。

韩世忠平定苗、刘兵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不太好下手;张浚、刘光世见到金兵就跑,你让他打,他都不敢去打;刘錡,资历太浅;川陕的吴玠早就死了,即便吴玠不死,他也只是守将绝少主动出击。

朱仙镇大捷

唯有岳飞,不论军功亦或是资历,都是当时帝国军人中首屈一指的。况且岳飞借着,绍兴十年的北伐战功,“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令他声望如日中天,仿佛收复汴京,直捣黄龙只在一瞬间,因此唯有杀了岳飞,才能给主战派以极大地震慑。
于是在这无耻、恶毒想法的催动下,赵构、秦桧,这两个历史的罪人苟合到一起,制造了这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惨剧。

不能不说此二人,不啻为石敬瑭以后,中国历史中又一个千古罪人。

因为纵观这次事件的影响,岳飞的死,不仅是令南宋失掉了光复中原的机会;更严重的是,从此以后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投降派,占据了南宋帝国的庙堂,他们开始利用朱熹的理学,对中国人残存的一丝尚武精神进行阉割;最终让整个中华民族彻底脱去了血性、勇武,成为任人欺压的顺民,这一历史的转变,中华民族历经近千余年,仍未回转。
而且北方的中原地区,从此便沦陷于,一种落后思想、落后体制的统治中,极大地影响了北方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进步,使得南北方之间的差距,从那时起便逐渐拉开。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大拿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