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铜锅的危害有哪些(“锅”的学问)

阅读:(100)     2024-08-12 09:16:07

烹饪最大的乐趣就是你可以组合不同食材和工具创造出非凡的食物,于是从小便是过家家爱好者的我在真正拥有自己的房子后便迫不及待的冲向了消费主义陷阱——而这陷阱叠加在厨房里简直就是深渊。除了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可购买物件之外,其实我是清醒的知道很多东西重复又多余,但就是想要买,无论它只是同样的材质和用途换了一种形态,还是它仅仅帮助我节省了三秒钟,我都会快乐。在诸多「买了就是开心,不买日子也照常过」的东西里,那琳琅满目的四十几口锅承载了我最多的幸福。

对于喜爱烹饪的人来说,锅的「好用」会被拆解出很多理由:你今天的菜单、灶具的大小、用餐的对象乃至此刻的心情,都能影响并决定今日谁才是天选之子。所以当你拥有很多锅以后,那些原本很复杂的菜式也会变得可爱起来,因为好的工具能让我在烹饪过程中油然而生一种满足和自我感动,看起来不是啥好词儿,但平凡的日子里不都是靠着这些自以为是的小情绪慢慢流淌着么。

锅是器物,也是形随机能生的艺术

百万年前人类意识到火与食物的关系,炊具也随之而生,百万年后的今天即便再五花八门,无论是商场里买赠的煎锅炒锅高压锅,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Staub、Le Creuset 和 Finex,其实它们本质上就是一个「热传递」的器具,所以我们需要对它们有一个相对清醒的认知——你买这玩意儿花的钱是花在感官享受上了,还是真真切切的功能质量上,虽然两者都可取,但心里也得有个谱。

锅具分类

锅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功能性,另一种是材质。前者取决于你的菜单,后者更多是你的烹饪习惯。从功能性上讲,我们常见的锅有:

  1. 炒锅
  2. 煎锅
  3. 炖锅
  4. 煮锅
  5. 高压锅

而若是以材质来梳理,则复杂了很多。前文提到锅的本质就是热传递,所以当讨论材质时,就必须关注其两个性质:导热性和热容量,前者是物质被加热到理想温度的速率,后者则是指加热后温度能被储存的时间。

以市面上最常见的三种用作锅具制作的金属铜、铁和铝来讲,如果按照导热性来比,从强到弱为铜 > 铝 > 铁,但若是以热容量来讲,则变成铝 > 铁 > 铜。当然还有一个更被人熟知的不锈钢锅,但是你只需要知道它的导热性和热容量几乎都是垫底就好了,

这样看来,好像如果我经常爆炒,那么买铜锅,如果炖汤比较多则选择铝锅,好像是很简单的事儿。其实不然,铜锅和铝锅数据上看起来很好,但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性质较为活跃容易与酸性物质产生反应,特别是铝材质较软,且铜锅在高温下还容易氧化,更容易生锈,虽然它们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铜和铝更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被人体吸收,而且过量后毒性巨大,所以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铜锅或者铝锅更多是合成锅。

例如美国知名高端厨具品牌 All-Clad 的 COPPER CORE® 系列锅具就采用了不锈钢、铜和铝的五层结构铸造,前文虽然吐槽了不锈钢较低的物理特性,但它有一个目前大部分金属无法比拟的便利性——不容易发生反应、硬度尚可并且便于清洁,当用它作为接触面并依托其它更好的金属做热传递,是目前新技术下非常靠谱的解决方案。

我最喜欢的还是铁锅

铁锅

但复合材料的锅具通常价格不菲,而且过于精致,所以我更喜欢古朴风格的铁锅。作为伴随人类最久且用途最广泛的金属,铁可以说是在厨房被玩出了花儿。

首先虽然统称铁锅,但大多数时候我们还需要分开来讨论熟铁锅还是生铁锅。

熟铁锅里有深刻但也模糊的回忆

如果回想起小时候家里的厨房,很多人一定都记忆犹新那口油油腻腻的小黑锅,好像永远洗不干净,却又总能在外婆妈妈的翻动飞舞下盛出最不可替代的味道——这便是熟铁锅。

熟铁锅顾名思义便是生铁加热后锻造而成的,也是我们大部分语境下的「铁炒锅」。因为剔除杂质后碳和其它元素减少,所以熟铁锅通常硬度更高,经过锤打锻造后厚度也减少,并且不容易与其它元素发生反应,可以自如烹饪大部分食材并且适应任何材质的铲子。同时考虑到铁的成本,所以一直以来熟铁锅都是最多家庭使用的炒锅。

臻三环「宗师锅」

中式烹饪有一个很玄乎的讲究叫「锅气」,你很难定义它具体的味道或者烹饪效率,可但凡熟悉厨房的人一定都会觉得「铁锅点火做出来的炒菜才是最好吃的」,是各种电磁炉电陶炉或者其它材质锅具烹饪不出来的体验。所以我花重金买了一口熟铁炒锅,是前几年热热闹闹的臻三环章丘铁锅,近两千块的售价声称经过了三万多锤的手工锻造而成。

用大铁锅做一些大火高油的爆炒有一种很难言喻的「场景感」

当然这里不讨论智商税或者所谓的「三万锤」是否有实际意义,因为这口锅更多是我对记忆的一种复现,而且有一说一,它也的确很好用。


值得一提的近年来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新型铁锅,它起源于日本被称为「窒化铁锅」,到了国内则常被称为「氮化铁锅」,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黑科技或者新技术。简单来讲它就是在熟铁锅的表面进行一层氮化处理,使得氮原子渗透到铁原子晶格内部,让铁锅具备很好的防锈能力,防腐蚀能力和硬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是熟铁锅工艺一种锦上添花的升级。

生铁锅是厨房里美妙且庄重的仪式

与熟铁锅相反的是生铁锅,它有一个更被熟知的名字叫「铸铁锅」。我觉得每个立志要在厨房大有作为的人都对铸铁锅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执念,像我当时地砖都还没有开始铺就已经收到了好几个国际快递来的铸铁锅,至于为什么是国际快递,我稍后一点再说。

生铁锅与熟铁锅的区别重点并不在于我们传统语境里的「生熟」,它们都是铁锅,前面提到熟铁锅经过加热后剔除杂质,那么生铁锅相反则是直接从铁矿里开采出来的铁原石未经过多淬炼制成的铁锅,所以它所含元素比较复杂,延展性较低,通常都很厚重,但这也带来了另一个优势,就是它拥有非常好的热容量,这在煲汤炖肉的时候尤其实用。


我最常用的是一口铸铁锅是 staub 的 24cm 标准款,作为一口锅来说价格不便宜,但哪怕只作为一口锅来说它也真的能带给人快乐。

区别于大部分铸铁锅,staub 有一个特点或者说另一个更容易被人记住的名字叫「珐琅锅」,是指在铸铁锅身上浇铸了一层珐琅,这可不只是为了好看。珐琅同样有一个更熟悉的名字叫「搪瓷」,也就是大多数人小时候见过的那种白色大缸子一样的材料,它主要由物理、化学性质单一,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危害的陶瓷或玻璃粉末构成,经熔结后形成坚硬的外壳,除了装饰作用更能保护。

一直以来都有一些针对铸铁锅造成重金属中毒的报道或研究,正如前文提到铸铁锅通常由未经淬炼的铁原石成型,并没有剔除内里所含的其它重金属元素,所以一层坚硬的珐琅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重金属侵害的风险。当然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也尽量选购正规厂商出售的铸铁锅,因为除了利用直接开采的铁原石,一些不良商家更可能使用廉价的回收铁制成售卖,那样来历不明甚至可能是工业用途的废铁隐患更大。

而 staub 另一个特点是它锅盖上的积水凸点。因为铸铁锅通常比较厚重,也不会和其它锅具一样在盖儿上留个透气孔,所以普遍密封性较好,而有了这些凸点后在关盖烹煮食物时水蒸气上升遇到这些凸点会迅速凝结成水滴滴落,尽可能减少水分流失,这也是大家喜欢用 staub 做无水料理的原因。一个 Tips 是在盖上盖儿后可以在上面放一些冰块,增加水蒸气凝结的效率。

高热容量对煲汤炖肉最主要的优势是省气,当锅里沸腾后即便把炉灶拧到最小火,锅内也能持续保持沸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煲汤炖肉时最好是保持微微沸腾的状态即可,这样可以在保证食材软烂的同时不会因为激烈的沸腾而导致稀碎。我还买了同款的另一个尺寸 28cm 锅,更适合做高汤、卤味之类的「大满足」。

当然可能有的人喜欢使用高压锅,但我其实更喜欢小火慢炖出的「火气」,所以高压锅我实际使用频率非常低,就不详细介绍,但推荐我在用的一款质感和做工非常好的 WMF 旋钮高压锅,和传统高压锅的区别就是它把释压和压力段的控制放在了手柄上,操作更方便也更安全。

高热容量的另一个运用是煎牛排。煎牛排是一件「争分夺秒」的事儿,时间不够肉到达不了理想的熟度,太多了最后成品则味同嚼蜡,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就是锅温。高热容量的铸铁锅意味着能够储存更多的热能,这样牛排在下锅后不会对锅子整体的温度造成急剧降温的影响;但若是较薄的锅子热容量不够牛排下去后温度仅够将表面煎焦,然后再花数十秒的时间让锅子回到原本的温度,相比一直「恒温」传递的铸铁锅,普通锅子可能已经把牛排表面折腾冒烟儿了里面的肉还是血红。

铸铁锅与艺术与做作与仪式感与实用兼备

前文卖了一个「为什么我的铸铁锅要漂洋过海」的关子,放到现在来讲是因为此刻你大概已经了解了铸铁锅的特性——通常比较厚重且热容量大,这也意味着铸铁锅天然有一种古朴的风味并且它可以不只局限于作为锅子使用。

要说到古朴,就不得不提日本,作为对文化传承最重视的国家之一,他们既有现代审美又暗藏历史气息的手工艺品一直闻名于世,铁器亦然,而一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来自日本的「南部铁器」。

岩手县知名品牌之一 OIGEN 的「丸鍋」

约四百年前的庆长年间,日本藩主南部立直公从江户迁居至盛冈(现今的岩手县),并在当地修建都城,包括城建器物乃至士兵盔甲都需要重新打造,而盛冈当地自古以来就盛产品质优良的铁矿砂、岩铁和木炭等原料,非常适合发展铸造产业,可因为技术落后所以从全国各地请来了非常多优秀的铸物师定居当地生产制造铁器。后面到了藩主利雄继位,因为他非常热衷于茶道,城内便又兴起了茶器的铸造,再由此衍生到生活中的其它铁器,最后该地以盛产铸造铁器闻名于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的意义可能类似于中国景德镇的瓷器产业。

岩手县知名品牌之一 OIGEN 的「ダッチオーブン天火」

所以「南部铁器」通常不指代某个具体的品牌,而是来自日本岩手县生产的锅子,其中我最喜欢的品牌之一就是 OIGEN,我买了好几个他家的锅子并且至今没有舍得用过,多美啊。不过相比南部铁器或者 OIGEN,我想很多人一定听说过「柳宗理」。

柳宗理铸铁煎锅

作为日本最负盛名的艺术与建筑大师,柳宗理也设计过不少生活器物,相比我们常见的「锅柄」,柳宗理的很多煎锅烤盘都会在沿侧有一个巨大的流线型把手,美得怦然心动,但也会止不住好奇「这真的好用吗」?长柄把手最主要的优势是隔热和拿取,但其实并不适用于铸铁锅,一方面铸铁锅本身比较厚重,即使单柄但大部分时候也需要双手才能拿起;其次若一体成型会非常烫手,但铸铁锅另一个常见的用途是直接放进烤箱,如果使用隔热的木柄或者橡胶柄则失去了这个特点。

而这种加大加宽版的设计相比传统的双耳拥有了更好的持稳,特别是当你戴着隔热手套的时候。柳宗理很多产品的设计原则是「手中成型」,我们见到的大多数产品设计在设计之初都是先经过纸上绘图,事无巨细的考量好每个尺寸、角度和比例再投入生产,但柳宗理的产品是用石膏在手上不断体验、调整和打磨,除非你真正拿在手上,不然仅凭双眼是很难体验到它那些让你乍然惊叹的巧思。

柳宗理铸铁平底锅

柳宗理另一个值得玩味的设计是它非常有标志性的平底锅,锅上的两个大缺口其实会看到不少吐槽,大都集中在说这么大的缺口对倒出汤汁有点矫枉过正。我不知道这样说的人是否真正的用过这口锅或者具备一定程度的烹饪技艺,平底锅通常就不是用来烹饪汤汁多的食物,更多的用法是「煎」,煎蛋煎牛排鸡排鱼排,特别是当煎溏心蛋或者嫩鱼排的时候,即便是锅铲都很难将其起锅的,但是大缺口的存在轻斜锅身就能移动到容器里。

「形随机能生」是很多日式食器的特点,但我认为日式食器更胜一筹的是它将两者相辅相成都顶到了极致,因为过分注重需求与实用的设计导致它们不落俗套有一种更吸睛的别致,你怀着「买了个花瓶」的心态尝鲜最后竟发现它又无比顺手。

DOSHISHA 寿喜烧锅

「寿喜烧」是日本的「重庆火锅」,区别在于它是煎煮兼备,但毕竟是异域的饮食,所以之前通常都是在同一口锅里先吃饱了煎肉再下出汁和调配的酱料煮蔬菜豆腐菌菇,倒也不是不能吃,只是整个体验是割裂的。我知道很多人无法想象「只为了一道菜买个锅」的做作,但我相信他们也很难想象当你用最合适的姿势体验某道可以常吃常新美食时的愉悦。

但其实不止是感性的舒适,DOSHISHA 这个高热容量的铸铁锅可以保证即便是长时间的最小火供给都能拥有沸腾的热汤和滋啦作响的肥牛片,肥牛片一定要先裹一遍汤汁再开始煎烤,然后裹一圈生食蛋液再入口,这是寿喜锅能给的无以伦比的快乐。

「仪式感」是一种可褒可贬的描述,但至少在家用场景下,我觉得能取悦自己的仪式感就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是支持每一个清晨准点醒来的推动力,所以我从不吝啬在家里特别是厨房购置一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东西,幸运的是至少在铸铁食器这一块它总能兼顾实用。

Lodge 铸铁锅

除了前文提到的煎牛排,我还买了很多 Lodge 的铸铁锅,例如上图右上其实是由两个深浅不一但口径相同的平底锅组成的一个炖锅,而我最满意的是较浅的那个「锅盖」,因为它可以作为一个绝佳的盘子使用。

盛放在铸铁锅里的藤椒鸡

像藤椒鸡这种可以吃很久但绝不能凉掉的「硬菜」是不适合装在普通盘子里的,过往作为一道「放得粗」的西南人民喜爱也极其 Local 的菜,我们喜欢直接端着大锅上桌,即便并不需要加热(属于容易焦糊的干锅类食物)。但用上可以长时间保温的铸铁锅就不一样了,呼啦呼啦酒足饭饱仍有余温。

Lodge 的浅口烤盘是做披萨时的绝佳助力

我喜欢做薄底披萨,它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控制住合理的时间内即能保证表面的蔬菜、熏肉和芝士恰到好处,又能让饼皮酥脆内里软绵。一块靠谱的披萨石必不可少,但毕竟受制于家用烤箱的能力,所以我还喜欢在上面多叠一口铸铁锅,同时它也方便取出披萨。

用 Staub 椭圆铸铁锅做的圣诞烤鸡

烤鸡的时候我们通常需要经历两次烤炙,一次是用中火把肉烤熟,传统做法里这一步需要用锡箔纸裹住鸡肉保证其软嫩避免干柴,再而是用最高火里短时间爆烤上色用脆皮和奇妙的梅拉德反应增香。试试用 Staub 的椭圆形铸铁锅替代单薄的锡箔纸完成第一次炙烤,而第二次爆烤也只需要揭开盖儿不必弄得满手油污。

池永铁工章鱼烧铁板

而当我们做章鱼烧的时候一定需要一个热容量高的锅子,因为这样它才能提供稳定的热能让丸子表面焦香内里也熟得均匀。一把古朴厚实的池永铁工章鱼烧铁板不仅可以做出恰到好处的绝佳小丸子,更能让我体会这种传统小吃背后藏着的时代岁月。

不粘真的那么重要吗

说到锅子不得不提的就是「不粘」,无论是传说中被保养得油光水滑世代相传的不粘铁锅,还是令人欲罢不能的各种涂层不粘锅,好像当试图具象多数人对锅的主要需求时,首先脱口而出的一定是不粘。我们先来聊聊锅为什么会粘。

以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粘锅的煎蛋为例,首先从物理层面看,其实不止是铁锅,包括不锈钢、玻璃等一些我们觉得「光滑」的锅子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食材渗透到这些坑洼里导致粘连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次就是化学变化,例如用铁锅煎蛋,锅子的铁元素与鸡蛋蛋白质上的硫生成共价键导致粘连,另一个原因就是其它分子间的作用力导致,这里就不展开细讲,总的来说锅子与食材粘连有很多原因,但都是有迹可循。

最「高效」的解决方案当然就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化学涂层不粘锅,虽然看起来好像这种锅子才流行了十数年,但其实它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并不是属于现代的黑科技。可尽管如此,并没有和其它科技发明一样随着时间的发展无限趋近于「完全安全」。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化学涂层不粘锅通常使用一种名为特氟龙的材料,它主要由世界上已知最强力共价键之一的碳氟键组成,原则上它几乎不会与任何其它物质反应,所以也就实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不粘」特性,但世上总没少十全十美的好事儿。

特氟龙在常态下是无毒的,但是在高温下(通常超过 260℃ 之后)会发生反应,释放出有毒物质,并且特氟龙涂层只是「相对程度的耐磨」,例如商家就会建议你不要使用金属锅铲。不过至今我看到的很多文献资料对特氟龙的界定或分析都有不少出入,前述是一些被广泛认可的描述,可是深挖下去例如有毒物质究竟有多毒、什么样的程度才会让它脱落和误食脱落后的铁氟龙涂层究竟能否被人体无毒代谢等都很难有一个绝对权威的解释。

我家里是没有任何化学涂层不粘锅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烹饪本该就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儿,我不希望在整个过程中还要刻意自查是否「姿势正确」。另外可能因为我有一定程度洁癖的原因,我做不到「不粘锅用完后清水冲冲就好」,所以我想象中无论不粘锅还是做完煲仔饭的陶锅,我的清洗流程都会是相似的,只是可能前者用海绵刷,后者用钢丝球的区别而已——而这与我使用化学涂层不粘锅将要耗费的精力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再而,不是只有化学涂层才能实现不粘。

养铁锅是厨房匠人的禅修

我想你可能已经发现我前文一直强调「化学涂层不粘锅」,就是因为我觉得不粘锅和化学涂层是两回事儿,也有不比化学涂层就能不粘的锅,例如平平无奇的大铁锅。

还是之前提到过的,很多时候无论是烹饪者还是干饭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铁锅做出来的食物会更好吃」,但它常常不会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就因为它「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想让家里的铁锅好用,不仅要每次清洗后烤干防锈,还得抹油养锅,不然它就是灾难。

防锈容易理解,简单且不专业的说说养锅。养锅的操作就是在锅烧干加热到一定程度后抹上一层薄薄的食用油然后在其冒烟的同时关火,目的是为了形成诸如前文提到的不粘油膜。

我在用铁锅的内壁

我们抹上去的油在高温以及铁元素的催化下会经历一系列的分解、氧化和聚合反应,最后生成一层同样「相对坚固」的保护膜,可以在下次烹饪的时候避免食材与锅子粘连,但从耐用和实用性来讲它肯定不如特氟龙涂层,不过就我自身的使用至少在每次烹饪后我只需要用海绵和洗洁精轻轻一擦就能清理干净,同时这个油膜虽然从名字包括看起来都给人一种「黏糊」的感觉,但其实你用手擦碰是不会残留在手上的。

精心养过的铁锅使用民间通常的说法是每次使用之后一定不要用洗洁精和坚硬的锅刷刷洗,因为这样会洗掉油膜让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但我有另外一种想法。我们都知道油脂在反复加热,包括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后变质会产生数百种致癌物,所以尽管我目前暂未查到详细的关于油膜成分以及安全性的资料,但我认为在每次使用和保养后它一定会多多少少残留一些未发生反应生成油膜的油脂,如果任其不断残留叠加那肯定会生成足以危害健康的物质,所以我每次使用后都会先用洗洁精和海绵刷洗一遍锅身,再进行养锅步骤,每次使用前也先用清水冲洗一下才开始烹饪,目前使用体验依然是一口易用的不粘铁锅。我不知道上述这些解释及我「自认为合理」的使用习惯是否正确,欢迎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读者不吝赐教。

但总的来说,我认为这口稍费心思的铁锅是我厨房的得力助手之一,毕竟过往在朋友家操持厨房的经历也体验过化学涂层不粘锅,我并不觉得后者更胜一筹;最重要的是,每次养锅用锅都有一种莫名且神秘的满足感,就像是在对厨房之神献祭一场庄重的礼拜。

也可以试试物理层面的防粘

如果总是对不明就里的化学反应心生畏惧,不妨试试利用物理特性实现不粘的锅子。

KANDA 绣渤意不锈钢炒锅

这口锅是问路让我试用的,不然我应该不会买任何形态的不锈钢炒锅,因为它的特质就决定了自己是一个交际花,所以我更倾向于不锈钢材质的小奶锅或者烤盘(也要叠一层锡纸才能进烤箱)。但真正用上这口锅之后我只能惊叹食器的奥秘是无穷的。

荷叶纹和聚水效果

特别是下过雨后,相比其它植物上湿哒哒的叶片,我们总是能看到荷叶上凝聚着的巨大水滴,当水滴足够大时它会将荷叶压到倾斜最后滑入水中。过去以为是荷叶的表面太过光滑,其实不然,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疏水效应恰好是因为它表面遍布着密密麻麻的乳突,乳突中布满空气使得水滴因为表面张力总是形成球状最终滚落。

绣渤意的锅璧就仿照了这种特性,通过细密的凸点结构撑起水油隔离膜,最大程度减少食物与锅底接触,也就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防粘效果。

在实际使用中即便是大火爆炒,也很难会出现糊底的情况,虽然最终效果仍然比不上化学涂层不粘锅或者保养得当的铁锅,但它可是不锈钢啊,不用保养,钢丝球加洗洁精随便刷,冲洗干净后擦干即可——特别是拥有洗碗机的我,用完直接塞进去隔天取出又是一口新锅。

如果不是因为铁锅于我还有功能性之外的意义,不然我想我应该会放弃铁炒锅。

而除了绣渤意这款铁锅,还有另一个非常想要推荐的是 Neoflam,它可以说是我厨房里前三喜爱的锅之一。

Neoflam Midas Plus 九件套

我购买的是 Midas Plus 系列,Neoflam 的锅相比于纯铁锅或不锈钢锅也算是属于涂层锅的一类,但它的涂层是对人体完全无害的陶瓷一属,而金属部分则是实用导热性和热容量都极佳的铝合金,简单来说它既是将陶瓷包裹在了铝合金表面。

同样优秀的不粘性

相比于纯金属,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的陶瓷更不容易与食物发生粘合反应,尽管从不粘性来讲它排在前问提到的几个锅之后,但它却更是一口综合能力完胜的锅子——坚硬的陶瓷表面耐高温耐磨损可以直接送到烤箱中使用,也能丢进洗碗机,可以适应任何性质的食物不会发生腐蚀反应,而且铝合金材质拥有非常优秀的保温能力。

而这个九件套除了四口尺寸不一的锅子(奶锅、炖锅、煎锅和炒锅)、一个可拆卸手把外,还提供各两个玻璃和密封硅胶盖,后者可以直接盖上放到冰箱里,并且不影响上面叠放别的东西。如果说之前提到的锅子过于「隆重」让你觉得自己好像用不太上,那么这组 Neoflam 几乎就是任何人类都会得心应手的基础食器。

你需要一口什么样的锅

所以看到最后,当再问你「你需要一口什么样的锅?」时,你会怎么回答?——无论你怎么回答,我想应该不会再是「去商场看看随便买口便宜的得了,甚至能消费达标兑换最好」。

万古烧菊花锅

再天花乱坠的锅子也只是一个加热食物的工具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加热食物」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可以用一些巧思或者实用性之外的做作来增添风趣的。就像前文提到的 Neoflam 实用好清理,但我还是会折腾一个万古烧的菊花锅来煮粥,即使我知道出品的米更香只是因为我过分做作,但我就是能在每一口里吃出快乐。

珍珠天妇罗炸锅

而大铁锅也能方便油炸食物但我还是会买一口自带温度计的珍珠天妇罗炸锅,其实如果你耐心一些,有的食材更适合 180℃ 油温若是超过了口感会跌落好几个层次。

远藤商事不锈钢奶锅

但即便是一口简简单单的不锈钢小奶锅,你可以应该关注它的材质是 18-10、316 还是 304 不锈钢,它们的成本和耐腐蚀性都不尽相同,也是你为什么觉得「好像我家的奶锅没有别人的那个好用」的原因,而你再花点时间挑选一个带缺口便于倾倒并且有刻度的,日后使用起来也会更开心。

所以你需要一口什么样的锅,不是最好用的那个,而是能让你感到快乐的这个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大拿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