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凡填写个人履历的表格,都有“籍贯”一栏,因此这个词语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在说的“籍贯”,是指本人的出生地或其祖辈的居住地。而在古代,“籍贯”其实是两个概念,也就是籍是籍,贯是贯,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把籍和贯当作一回事的。
古代的“籍”,指的是役籍,即一个人及其祖先所从事的职业类别。根据古代的户口管理制度,人户按照他们的役籍确定,也就是政府根据各人的职业类别,把人们分为民、军、商、匠、儒、医、盐、乐、役等籍别,不论居住何处,一旦定为某一个“籍”,入户口或填写履历时,都要注明自己所属的“籍”名。其中以民籍人数最多,所有的农民都划归民籍,其他的如军队官兵为兵籍,做生意的商人为商籍,各种工匠为匠籍,做官的和世世代代读书人为儒籍,从医的医生为医籍,从事演艺事业的人员以及其他类似演艺业的人员为乐籍,给人做仆人的为役籍等。不同的“籍”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如民籍归地方政府管理,军籍归兵部管理,商籍归户部管理,匠籍归工部管理,儒、医、乐籍归礼部管理等。
古代的“籍”,因为是有等级区别的,所以不能随意更改。例如乐、役籍分别是从事歌舞、仆役的人,属于下等籍,他们无权参加科举考试,如果有人冒充其他“籍”参加科举考试,一经查出,立即就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因此,“籍”实质上是封建等级观念和制度的产物,是封建统治者用来加强对人民控制所制造的一种罗网。当然,也有特殊情形,例如皇帝颁旨特准、立有大功受奖赏或者朝中有人撑腰、贿赂买通当权者,就可以改“籍”,但仍需要经过繁杂而严密的手续才能如愿。正因为“籍”的等级涉及到自身利益或子孙前途,统治者又可用它来达到惩罚人民群众的目的,稍有得罪,即可“降为某籍”、“贬为某籍”或“发配原籍”,让受罚者成为下等人。由此看来,古代的“籍”以及“祖籍”、“原籍”,与现代这些概念所指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古代的“贯”又称“乡贯”,才和现在的“籍贯”同义,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或祖辈居住地,只是古代的“贯”要记到乡、里(村)为止,比现代要详细罢了。例如某人考取了进士,《登科录》里记录他的“贯”时,必须要记录“某省某府某县某乡某里”,否则就不合规范。当然,“贯”也是不准假冒的,否则同样会受到严厉处罚。不过“贯”与“籍”还是有区别的,一是可以随出生地的变动而更改,二是不存在等级差别。
只是到了明、清两代,一因文字书写上的省写,如“发回原贯原籍当差”这句话,一般可以省写成“发回原籍当差“,久而久之,“贯”与“籍”就难分了;二因清代雍正朝以后改革税制,实行“摊丁入亩”,把人口税摊入田亩,“籍”只作户口用,不再作派差役用,原来“籍”的功能开始消失,“籍贯”二字连用时即偏义于“贯”,从而导致现代的“籍贯”即等于古代“贯”的含义和用法。
不过,现代仍保留了古代“籍”的某些用法,如“党籍”、“团籍”、“军籍”、“学籍”等概念中的“籍”,除了不存在等级划分外,其他方面都有古代“籍”的含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