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元宵节最著名的一首诗是什么,堪称千古绝唱!

阅读:(977)     2024-06-11 06:43:20

《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皮皆杯李,行歌是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古时候又称为上元节、元旦灯节,是古代最热闹的节日。早在汉代时正月十五就已成为民间的大型节日。至唐宋时期元宵灯会更是盛极一时。这一天人们纷纷出门赏花灯、开灯谜、放烟花,而官家也都会解除宵禁,甚至皇家还会出宫赏灯会,与民同乐,其热闹程度可以说是一年中节日之最。

初唐诗人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是奉皇帝命令而作的应制诗。据记载,武则天时期曾于元宵佳节在东都洛阳大放花灯,没有宵禁的城市里可谓是人山人海,处处花灯照得犹如白日。武则天大喜之下命令朝中文人作诗数百首,其中以苏为道、崔烨和郭丽珍的诗作被推为一时绝唱。历经千年其他的诗早已被人们遗忘,唯有这首诗依然流传,从一时的绝唱成为千古之绝唱。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一句就将城中处处花灯的场景描绘得灿烂绚丽。皇城城门竞开,处处通行。原先夜间黑洞洞的城市在元宵佳节之夜被花灯和焰火点缀得如同华丽的银河一般,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则是描绘灯会车马人流之多,车马交持,游人接踵,熙熙攘攘,明月相随。花灯和明月交相辉映,下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不在眼前。

颈联是对热闹的游人进一步描写,从熙熙攘攘的游人中特意写出伎伎进行特写。伎伎就是唐代时王公大臣家的歌女、舞女,她们花枝招展,边舞边歌,成为元宵灯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结尾一联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意指今夜不宵禁。这良辰美景莫要匆匆过去,言语间流露对此刻元宵佳节灯会的眷恋之情,读来余味不绝。整首诗言辞华丽,描绘场景绚烂多姿,对仗工整,一句句皆对。可算是初唐五律的典范。而在历代元宵节诗作中,此诗也是绝调,后世评价到:古今元宵诗少,五言好者殆无出此篇矣。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大拿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