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作为中国最隆重、盛大的传统佳节,春节承载了中华民族浓厚的历史文化和集体记忆,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体现。
如今,春节在代代传承中发展,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其所彰显的精神与文化更是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春节,俗称“新春”“新岁”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等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春节(图自图虫网)
历史起源
春节,即我国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和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与古代农耕文化息息相关,历史悠久。
古时,人们多以观星象之变化来判断时节更替,将北斗七星的斗柄循环旋转一圈又复还寅位,即“斗柄回寅”,定为岁首。
岁首意味着新的一岁已开启,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终而复始的象征,故而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尤为重要,并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节俗,如祈岁祭祀、拜神祭祖、驱邪纳福等活动。
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图自图虫网)
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由于朝代更迭、历法变动,岁首的时间与名称有所不同。
如夏商周时期,夏朝岁首在孟春,即农历一月一日;商朝岁首在季冬,即农历十二月一日;周朝岁首在建子月,即农历十一月一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使用秦历,其岁首在孟冬,即农历十月一日;至汉武帝时期,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至近代,我国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将夏历正月初一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并将岁首改称为“春节”。
从此,古时被称为元朔、元日、新元、正日等名的岁首,正式更名为春节,春节这一说法亦逐渐流传下来。
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春节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春节不仅是祈福、饮食和游戏等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也是思想信仰、文化心理与理想愿望的集中体现,具有诸多系统、成熟的文化元素,值得人们继续传承发展。
首先,春节意味辞旧迎新。早在西周初年,古人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就已出现庆祝丰收、祭天祈年的风俗活动,并延续至今。今时今日,每逢春节,人们仍会祈岁祭祀、除旧布新,祈愿新的一年得以福佑。
春节文化渊源流长(图自图虫网)
其次,春节追求阖家团圆。团圆是春节最大的主题,也是春节文化里的核心内涵。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便是全家欢聚一堂、阖家团圆幸福的象征符号。奔波在外的游子,在这一天与父母、亲人团聚,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岁,节日气氛浓郁又温馨,既强化了家庭成员间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又营造了团圆祥和的家庭氛围。
再次,春节崇尚人文友爱。过年期间,人们盛装出门,亲戚互访,朋友相会,邻里同贺,共颂新年。春节成为人与人交流感情、增进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一句简单的问候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与伦理关怀,亦是人人互敬互爱、友好相处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春节所衍生出的风俗文化与传承精神远不止于此。如今,春节在新时代的照耀下,厚重的精神文化内核变得更为鲜活、更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