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嬴驷是秦孝公的儿子,是诸侯争霸时期秦国的首任王。
公元前338年继位,公元前325年称王,成为第一位称王的秦国国君。
秦惠文王嬴驷继位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铲除异己,杀掉商鞅,其原因有三:
第一,商鞅能在秦国实行变法,是因为商鞅的霸道之术打动了秦孝公,既然是霸道之术,靠的就是强力。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秦国的法治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反倒是商鞅的存在成了秦惠文王最大的威胁,一个政权绝不可能容纳两个最高统治者,君主制下法的象征只能是一个人,商鞅对秦国来说已经没什么用处。对于商鞅这种人,既然秦国不用,必然也不会让他国所用,所以,在公子虔和公孙贾诬陷商鞅造反的时候秦惠文王也不过是顺水推舟。除掉商鞅后,秦惠文王以商鞅造反查无实证为由,顺势又除掉了公子虔和公孙贾及其党羽,这也是秦惠文王机智所在。
第二,秦惠文王本就不待见商鞅,因为他在做太子时,一度触犯禁条,商鞅用墨刑惩罚了他的师傅,嬴驷一直对此心存不满,既然继位为国君,那势必要除之而后快,当然,这并不是除掉商鞅的主要原因。
第三,秦孝公曾想让商鞅来继位秦国国君,但被商鞅拒绝了。那时候商鞅威望极高,家家户户都知道商君之法,对于嬴驷来讲,商鞅是一个绝对的威胁,势必要除之。
商周时期,王是统治者的称呼,秦惠文王时期,诸国斗争相当激烈,各国开始纷纷称王,以称王来表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楚国在春秋时期最早称王,公元前344年,魏国在逢泽召集诸国君主会盟,魏国自恃强大,也开始称王。魏惠王“乘夏车,称夏王”,所有的仪制都按照天子的规格。但是称王不久就被齐国吊打了一顿,然后齐国也开始称王。
而嬴驷是把魏国打服之后开始称王的。
嬴驷解决掉国内的麻烦后,开始东出。
公元前330年,嬴驷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魏国将河西之地赠与秦国。
公元前329年,秦国攻打魏国,取得河东的汾阳皮氏和曲沃。
公元前328年,再次东进魏国,取得蒲阳之地,魏国被迫割让上郡十五县。
自此之后,秦国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并在黄河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基地。
公元前325年,秦国实力远超六国,嬴驷也开始称王,之后燕、赵、魏、中山、韩五国结盟,互相承认对方王的称号。
之后,各国开始以独立的王国进行吞统一战争,不再打着周王室“天下共主”的旗号。
公元前317年,韩、赵、魏、燕和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樗里疾迎战,在修鱼打败联军,斩首八万,之后联军各自回国。
公元前316年,张仪建议秦惠文王出兵韩国,以达到“挟天子”的目的,因为韩国相邻东周国和西周国,如果能吞并韩国,就相当于占领天下的咽喉之地,可以向四周蔓延扩张。
而司马错则是建议秦惠文王拿下巴蜀之地,巴蜀物产丰富,是块宝地。秦惠文王研究利弊,如果攻打韩国,难保其他五国不会联合攻击秦国,虽然当时秦国实力相当,但还没有碾压五国联军的实力。但如果进军巴蜀,也不是那么容易,自古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进军巴蜀,军队就要翻过秦岭和大巴山,还要保证中间没有汉中势力的伏击。
最终秦惠文王决定采纳司马错的建议,进军巴蜀。
虽然张仪和司马错对秦国的进攻方向各抒己见,但并不是政权上的争夺,在伐蜀战争中还是司马错和张仪共同指挥的。
《本蜀论》记载:“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意思就是说,秦王找不到去蜀国的路,就做了五头会拉金子的牛,蜀王贪财,知道后就想要这五头牛,便派人开辟出了一条通往蜀国的道,然后秦国就利用这条路把蜀国灭了,之后也顺便灭了巴国。
公元前317年,在五国联军合纵攻秦的时候,背后的义渠看准机会,趁火打劫,搞得秦国腹背受敌,秦惠文王很是窝火。于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向义渠大举进攻,夺得城池25座。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病重去世,时年四十六岁。
秦惠文王扫义渠,平巴蜀,东出函谷关,在与列国复杂的斗争中多次逆转局势,取得政治和外交上的一系列胜利,为后来嬴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慧眼识珠,知人善任,御下有方,可以说他人生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他重用张仪策略使连横破合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