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生活常识

仲裁是什么意思,你们都了解吗

阅读:(444)     2024-03-03 14:21:20

仲裁是指由第三方仲裁机构介入,对双方当事人之间争议进行裁判的过程。仲裁是一种常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其特点是简便、快速、成本低廉。

在劳动关系中,仲裁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时,由劳动仲裁机构对争议进行裁判的过程。劳动仲裁机构是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处理劳动争议。劳动仲裁的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申请仲裁。**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一方当事人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

2. **受理仲裁。**劳动仲裁机构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则予以受理。

3. **组成仲裁庭。**劳动仲裁机构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组成仲裁庭。仲裁庭通常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一人担任仲裁庭主席。

4. **开庭审理。**仲裁庭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审理中,当事人可以就争议的事实和证据进行陈述和辩论。


5. **调查取证。**仲裁庭可以根据需要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



6. **评议裁决。**仲裁庭对案件进行评议,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仲裁的期限一般为一年,即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一方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超过一年,劳动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仲裁这个词来自哪里?

仲裁一词来自拉丁语“arbitrare”,意思是“判断、裁决”。在古罗马时期,仲裁是一种常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员通常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员的裁决对当事人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仲裁制度逐渐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仲裁已经成为解决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国际贸易领域,仲裁是解决贸易纠纷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中国,仲裁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左传》中,就有关于仲裁的记载。到了秦汉时期,仲裁制度进一步发展,仲裁机构也逐渐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仲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1954年,国务院颁布了《仲裁条例》,对仲裁的程序、组织和法律效力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1994年,国务院又颁布了《仲裁法》,进一步完善了仲裁制度。


目前,仲裁制度在中国已经非常成熟,在解决纠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大拿百科 鲁ICP备2024053388号-1